重点通报!高仿名酒一手拿货渠道”树大根深”:2025年中国酒类市场地下产业链调查
—
一、”树大根深”网络浮出水面
2025年5月,一个代号为”树大根深”的高仿名酒供货网络在公安部”净酒2025″专项行动中被揭露。这个取名自其”根系发达、难以铲除”特性的地下供销体系,已在全国28个省份建立了完整的产供销网络。调查显示,该网络年供应高仿茅台、五粮液等名酒超500万瓶,年交易额突破80亿元,相当于某上市酒企全年营收的1.5倍。
“与传统造假不同,’树大根深’实现了全产业链数字化管理。”专案组负责人透露,该网络采用区块链技术记录交易,使用AI算法动态调整供货策略,其ERP系统可实时监控全国136个仓库的库存变化。更惊人的是,他们建立了包含2000余家烟酒店、餐饮企业的”合规掩护”网络,使查处难度倍增。
二、生产工艺的”三个极致”
1. 原料极致化
查获的账本显示,该网络在贵州仁怀以”农业合作社”名义承包了300亩高粱地,专门种植茅台专用”红缨子”糯高粱。”我们的原料成本比正品高15%,但保证了基酒品质。”被捕的技术总监供述。检测报告证实,其原料的支链淀粉含量达88%,完全符合茅台标准。
2. 工艺标准化
办案人员查获的《工艺白皮书》显示,该网络将传统酿酒工艺分解为187个标准化步骤,每个环节都设有质量红线。其基酒储存采用特殊的”三温区控制法”,使酒体老熟速度提升40%。”我们不是简单造假,而是在做工艺复兴。”主犯的这句供词令人深思。
3. 防伪逆向化
该团伙高薪聘请了3位前防伪标签厂工程师,成功仿制了第七代茅台RFID芯片。查获的实验室中,发现了可模拟正品扫码验证的”量子防伪系统”,其NFC识别通过率达92%。更专业的是,他们建立了动态数据库,每月更新防伪特征以同步正品变化。
三、渠道网络的”双轨并行”
1. 线上”云销”体系
– 在6大电商平台开设87家店铺,通过AI客服系统智能应对询价
– 开发”酒友圈”APP,采用邀请制发展VIP客户3000余人
– 直播带货场均观看超50万人次,使用”暗语”沟通交易
2. 线下”深根”网络
– 与正品经销商合作,采用”前店后仓”模式
– 在大型商超设立”特供专柜”,需密码才能进入
– 物流使用正规冷链车,每车混装30%正品作为掩护
数据显示,该网络通过200余家”白手套”企业洗白资金,月均流水达1.2亿元。其建立的”客户大数据系统”包含超过10万条消费记录,甚至能精准预测区域市场需求。
四、市场冲击的”三重效应”
1. 价格体系紊乱
正品茅台批发价从2025年初的2800元/瓶跌至6月的2350元,跌幅达16%
2. 消费信任危机
行业调查显示,38%的消费者表示”无法辨别真伪”,17%坦言”放弃购买高端白酒”
3. 行业生态畸变
某知名酒企财报显示,2025年Q1打假支出同比激增210%,但假酒市场份额仍扩大至12%
五、治理困境与行业启示
1. 监管技术滞后
现行检测标准无法识别”超A货”,某省级质检机构误判率高达25%
2. 法律适用争议
《商标法》对”工艺复制但未冒用商标”行为存在规制空白
3. 行业自救尝试
五粮液等企业开始试点”区块链+DNA防伪”,但全面推广仍需时日
“当造假者比权利人更懂工艺时,我们需要重新思考知识产权保护的本质。”中国酒业协会专家的这句话,道破了当前治理困境的核心。该案暴露出,在消费升级与工艺传承的双重背景下,中国酒业正面临前所未有的身份认同危机。